重慶網站建設派臣科技簽約榮昌進修校提供科研系統開發服務。
客戶介紹:
榮昌山川秀美、人杰地靈,擁有“渝西第一縣”之稱。榮昌縣教師進修校位于“棠堰飄香,桃峰積翠”的榮昌縣城內,學校創建于1959年,其后與榮昌師范校、縣教研室合并。在改革發展中,經重慶市教委和榮昌縣教委批準,先后在校內設立了榮昌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榮昌縣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考試中心、重慶廣播電視大學榮昌分校。使之成為一所集師資培訓、教育科研、幼兒師范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學校。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學校現有教職工69人,具有中高級職稱的54人,占全校教職工的79%。校園占地30畝,建筑面積23128M2,校內環境優美,溫馨幽靜,綠樹成蔭,布局合理,綠化面積達總面積的40%。教學硬件完善,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圖書室、實驗室,具有電大衛星接收系統,功能完善的校園網絡,實現了教師辦公網絡化、一體化。學校為全縣培養了大批人才,自1998年以來,完成了繼續教育培訓12916人,崗位培訓1275人,中小學行政干部培訓390人,計算機培訓7082人,骨干教師培訓203人,函授電大學歷培訓5268人。現開設有電大20個專業,在籍學員1540人;中專班3個專業,共101人, 成人中師班102人,成人幼師班89人;共計在校學員1832人。
多層次辦學是學校生存的根本。在目前的招生現狀下,生源問題可能是大多數學校面臨的一項挑戰,學校為了在這種挑戰中獲得生機,采取了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模式,有函授、電大、短訓、中專班等。電大以開放式教育為主,開設有專、本科20多個專業。加強電大遠程教育工作是我們的工作重心,學校為了搞好此項工作,在爭取政府投入的同時,利用自籌資金建立了電大衛星接收系統和教學平臺,使學員能在網上直接完成學習任務。2003年11月通過了重慶廣播電視大學的辦學水平評估驗收,2005年5月通過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的評估驗收。中專班有幼兒教育專業,該專業均招收初中畢業學生,完成學業后安排就業。自2000年招生以來,每年的安置率為100%,穩定率為90%,學生大多安置到成都、重慶、深圳的幼兒園。
學校不僅搞好教學常規工作,還狠抓教研、教改和科研工作。組織、指導全縣各中小學、各學科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研活動,積極開展各科、各段優質課比賽,指導全縣中小學教師的論文撰寫等工作。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開展課改,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邀請了全國、全市賽課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優秀中小學教師來我縣講示范課,高校有名的專家、教授來我校講學,使全縣中小學教師深刻領會課改精神、課改意義和目標。隨著21世紀的現代化進程以及改革開放,“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已越來越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中小學教師的科研熱情空前高漲,因此,教育科研的地位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校作為教師培訓基地,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營造教育科研良好氛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就此,學校在全縣各中小學設定了專門的教育科研管理人員并對管理人員進行課題立項、申報、過程管理、結題的具體操作方法的培訓;加強國家級、市級、縣級和校級的教育科研課題的過程性指導和管理,完成了市級課題“九年制義務教育學生語文整體性素質培養”、“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的結題工作,后一個課題獲市“三等獎”;認真組織了市級課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目標、內容和支持學習研究”、國家級子課題“語文研究性學習對師生心理影響的研究”的實施工作;國家級課題“中小學特色學校發展戰略研究”的子課題。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構建現代技術支持的九年級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研究”。2004年學校成功的申報了市級規劃課題“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者培訓的策略研究”,于今年12月已圓滿結題。